[心得分享]八尺門的辯護人-一部廢死、歧視、法律、信仰、政治交織產生的社會問題

八尺門的辯護人 作者: 唐福睿 推薦分數: ⭐⭐⭐ ⭐ ⭐ 八尺門,為基隆和平島一帶的漁港,而本書利用小說的形式來講一樁發生在八尺門的滅門慘案進而帶出許多社會性問題如廢死、歧視、法律文字、信仰矛盾、政治以及民主的相關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能被拿來寫成一本書,而沒有一個問題是有完美解答的。 就拿現在沸沸揚揚的殺警案來說好了,廢死這議題又被拿出來吵,主張執行死刑的人認為,該處以極刑的罪犯通常除了罪行重大,犯案動機強烈,且經常預謀在先,通常犯後也無悔意因此教化的可能性也無,執行死刑即符合殺人償命的原則,然廢死的人則認為,執行死刑只是法律改變不了問題而使用的下下策,想殺人的人不會因為有沒有死刑而改變他的殺人動機,死刑並沒有顯著的降低犯罪率,且死刑無法解決因冤獄而造成的「不可扭轉」結果,我很喜歡書裡的一句話,殺人是本性、而不殺是人性,人命是否應該由法律來剝奪?而到了這裡又進而帶到兩個問題,民主以及政治。 因為殺警案而跑出來喊話的政治人物不少呀,什麼狗屁邏輯這時候又出來了,包含「我支持廢死、但這個人該死」這種自打嘴巴的話也講的出來,政治真的可笑,而會有這種廢話的主因也是因為民意走向如此,我相信多數人一定是覺得判死比較符合大眾期待,政治人物只能照著民意走,然而這樣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嗎?民意並非法律,只是人民所希望的,民主代表的意思每個人解讀方式不同但大致上是以民為主的方向去解釋,而以民為主不應代表人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而是要去設想什麼才是對人民最好的,不然很多時候只會造成多數的霸凌而沒有實質上的幫助到所有人民。 最後我想講歧視,這問題相較於美國,在台灣比較「少」被放大解釋,但其實我們不乏歧視的思想在心中,白人歧視黑人,台灣人歧視東南亞人、原住民,這些或多或少都有,只是你我鮮少察覺,書中主角為阿美族人,但因為父親的關係導致他很不想和阿美族扯上任何關係,想擺脫原住民身份的他除了認真讀書考上律師,他更想盡辦法擺脫口音讓自己講話更像漢人一點,但書中提到的一些東西有時候我會覺得這到底算不算歧視,譬如,原住民「通常」比較能歌善舞且會喝酒,這算不算歧視?主角因為小時候打棒球時被教練說,你能打又能唱,不愧是阿美族的人,因此他退隊,他也不喝酒,因為原住民「會喝」,有些事項確實容易冒犯他人,或許我們該檢視一下自己,不要把主觀認定的任何事項套用在任何人或族群身上才能達到全然的不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