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思考101 - 我思故我在

思考101 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辯課 作者 :Woo-Kyoung Ahn 推薦指數 :⭐⭐ ⭐ ⭐ ☆ 前言 理性一直都是人類引以為傲的特色,但我們做出不理性行為的頻率卻高的嚇人,很主要的原因是人類在演化過程當中,有很多反射性的行為是古時候我們為了生存所發展出來的,但套用到現代生活就反而成為累贅。這也是這本書想探討的重點,其中作者用八個篇章講述八個不同的心理效應,並提出原因以及可行的改善方式,而我想在這裡分享幾個我覺得比較有趣或更有感覺的來跟大家分享。 流暢效應 我很喜歡打籃球,當然也喜歡看世界一流的選手在場上炫技或者晃倒對手,但這裡有個特別的點是,當我在看Lebron James飛天遁地時,我知道自己體能這輩子不可能達到那個程度,所以我看他灌多少次籃都不會想像自己辦的到,但另一位球星Stephen Curry就不一樣了,他招牌的除了三分球,就是更遠的三分球,他改變了籃球的生態,也讓很多後輩覺得自己也能辦到,但,你真的辦得到嗎?研究顯示,將群組分成兩種受測者,他們都將觀賞一段很短的舞蹈影片,但其中一組只能看一遍、另一組則能看20遍,之後再問受測者自己有多少信心可以跳好那段舞蹈,想當然結果顯示看20遍的信心顯著大於看1遍的,但上場表演時卻顯示其實兩組並無差異。 圖片源自 連結 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麼?大家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印象來產生莫名的信心,看了很多次的東西好像就認為自己很熟悉,但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不是講假的,看再多次的影片跟比賽,沒有刻苦的練習是永遠不會變成舞蹈高手或 NBA 球星。因此要克服這個效應的方式就是要實際動手去做,做了之後才會知道自己在不在行,原本自我感覺良好的流暢就會變成很踏實的努力了。 確認偏誤 有在閱讀行為經濟學、心理學(甚至是我的文章)的朋友一定對這個詞彙不陌生,確認偏誤是一個會讓人越陷越深的漩渦,簡單來說,它發生的時機在你相信某件事為真時,你會找各種理由來輔助證實你相信的事情,但卻會忽略所有和你意見不同的範例,這邊我想舉的例子是書裡提到並融合了我現實生活的例子。知名的華生2-4-6研究在講的是,受測者被告知現在這邊有一個數列「2-4-6」,他們可以問研究方任何他覺得規則跟這個數列一樣,研究方會告訴受測者是否符合規則,而受測者的目的是要找到這個數列背後真正的規則,如果你跟大部分人一樣的話,你可能會問「10-12-14」,甚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