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心魔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作者:Andrew Wilkinson
推薦指數:☆☆☆☆
每個人都想成為有錢人,但成為有錢人的路上永遠都會有比你更富有的人,這樣你要如何定義你所謂的有錢人呢?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雖然在做濃縮咖啡,但我其實想成為喝咖啡的人」
作者從小生長在需時時為錢所煩惱的家庭,父母因價值觀不同而經常因開銷起爭執,為此他決定以後一定不要因為相同的事情而和他的家人起口角。初入社會的他做了各種工作,其中一份工作是在一間咖啡廳當咖啡師幫忙別人泡咖啡。經過了些許時間,他偶然聽到一組客人在討論跟網頁設計有關的話題,並不小心聽到他們製作一個網頁可獲得的報酬。他主動上去攀談,並對於這件事感到極大的興趣。
首先,那組客人能隨意運用自己的時間上下班,這也是為何他們在該時間點能在咖啡廳喝咖啡。
再者,他們的報酬是作者當咖啡師年薪的好幾倍,這樣的報酬才能幫助他早日達到目標。
最後,他雖然喜歡咖啡,也不排斥當咖啡師,但他發現他其實想要當的是坐在那喝咖啡的人。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腦中就在想,「我是想賣賓士,還是我是想開賓士?」、「我是想賣Nike,還是我想擁有許多雙球鞋?」。在找尋工作的過程當中,品牌經常會是我在意的點之一,但仔細思考以後,品牌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你的工作目標應著重在你想做什麼樣的事,好比創業、供應鏈管理、業務銷售等等,而非品牌、產品本身。因為你很有可能只是想要擁有它而非銷售它。
淺談創業與經營
「即使是一家由十二歲孩子經營的公司,它在本質上也是在幫別人解決問題。」
開始經營並創辦網頁設計公司的作者對於創辦公司有一些獨特的作法。
首先,他會找懶人來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會找到簡單的方法完成工作。一般來說,我們可能會認為要找聰明人做困難的事,但聰明人可能不屑做這個做那個,反之懶人會想盡辦法讓事情輕鬆點,因此找到簡單的解法完成工作。
再來比起按照原有目標提出要求,他情願用獅子大開口的方式來詢問對方。舉例來說,你今年目標加薪10%,於是你按照目標跟主管提出需求,此時對方只會根據10%來跟你討價還價。但要是你提出個我要加薪30%,主管可能覺得你瘋了,但他手頭預算可能可以加你15%,於是他幫你加了15%,比你原本預期的高5%,是否成效更好?這樣做所抱持的想法是「問問無妨」,而我更喜歡的說法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最後是「總會有人熱愛你討厭的工作」。你討厭資產負債表?市面上一票會計師總有一些喜歡整天面對Excel樞紐分析而感到有成就感。你討厭寫程式?沒關係,一定有一些工程師對於他寫程式還能賺到一些錢感到不可思議。不要執著於去做你非常討厭的工作,找到喜歡的人幫你做會是更有效率的辦法。作人原則
「與其努力表現得很聰明,我更傾向避免愚蠢。」
在這個充滿社群媒體跟維基百科的時代,每個人好像都表現得自己一副什麼都知道一樣。但我們看電視上的名嘴、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網紅,他們真的什麼都懂嗎?對於真的熟悉的事物再發表專業意見,比起什麼都搶著發表論點,最後被狠狠打臉,這是現在這個社會非常欠缺的特性。
「確認自己不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同一件事上」
作者在創辦網頁設計公司的同時,對於創業上了癮的他也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創業,包含高級貓傢俱等跟網頁設計完全不相干的事業。想當然就機率來講,大都以失敗收場。但他從中學習到的是,懂得分散風險並從錯誤中找到不適合做的事,對於創業家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人們不喜歡做不是自己想出來的事情」
作者身為多家公司的創辦人,很習慣親力親為的去管理相關事情。但人類是喜歡自由的,就像他本人想自由的管控所有事情,他底下的執行長、高階管理人員一定也希望自己能「更自由」的管理。懂得放手,讓對方幫你想解法,才是讓公司能永續的方法。
最後我想說
資本主義的社會真的是願意承擔風險的人才越有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者。作者在書裡分享了他與一位老戰友在多年以後吃飯吵架的故事,內容大致上是,老戰友向作者抱怨說為何現在你能坐私人飛機、擁有上億資產,但他卻只能是一般的中產階級。作者的回應是,當初他在提供加薪選項時有純現金與現金加上部分認股權。想當然,這位老戰友當初若選擇部分認股權,雖然不會成為跟作者一樣的億萬富豪,但有錢的程度一定也是富豪階層。
這裡我想說的是,為何上班族仍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大宗的人口?「確定性」仍舊是大家不可避免的傾向。比起可能會成為廢紙的認股權,我要拿現金比較保險。比起可能暴跌的比特幣,我要定存拿穩定利息。要成為像作者一樣的有錢人就要有能徹底接受風險的心態,但同樣的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樣的心態,有些人會因為投資較高風險的標的而食不下嚥,這些人就不適合。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或許人人都想當有錢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有錢人。
閱讀完「致富的心魔」的心得,2025/7/2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