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3的文章

[心得分享] 心理摩擦力 - 抗拒是人的天性

圖片
心理摩擦力 為何人們抗拒改變?不是你不努力,是你不懂人性阻力 作者 :David Schonthal & Loran Nordgren 推薦指數 :⭐⭐ ⭐⭐ ☆ 前言 在台灣,我們經常會接到一些保險或是貸款的推銷電話,或者換個場景,當我們可能只是想隨意逛街時,我們通常都會避免那些一走進去,服務人員就會衝上來跟你介紹這個跟那個的店面如精品店、汽車經銷商等,然而為什麼明知道這麼做的效率很低,各家企業仍然推崇這種強迫推銷的方式呢?吸引力法則,我們認為,只要把產品講解得夠吸引人,自然的就能讓消費者進行購買,「最新的保險、其涵蓋了各種不同的醫療補償」、「我們提供最低的貸款利率,且能馬上拿到現金讓你靈活運用」,這些強迫推銷的話術就在在說明企業認為,只要產品夠吸引人,消費者就會購買,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本書要講解的是產品的另一個面向,也就是消費者不買那些產品的「阻力」,雖然作者把這些阻力拆解成四個,「慣性」、「惰性」、「情感阻力」以及「反彈」,但我認為這四個基本上息息相關,很難拆開來看,一個成功的產品或服務除了產品本身要夠吸引人之外,你必須消除阻礙消費者購買的重重障礙,消費者才會真的進行購買,就好像我最近才追完的美劇「Better Call Saul」,一般人通常對律師不甚瞭解,且可能認為公設辯護人就好了,然而主角卻靠著消除大家對律師的誤解,用簡單的行銷讓違法的人知道,不管你犯了什麼法,找他他都能幫你解決(不管他使用的手法是否合乎正常程序),因此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阻礙,進而變得小有名氣。 什麼是心理摩擦力? 作者給的定義是:拒絕改變而產生的心理抗力。簡單將其拆解可以變成以下四種抗力: 慣性:人們傾向維持原本就熟悉的人事物 惰性:人們懶得去改變他們的習慣 情感阻力:抑制新構想和創新的下意識負面情緒 反彈:強迫你改變所造成的反彈情感 簡單舉個例好了,慣性就好像你到國外唸了大學,要進行分組做報告時,你可能傾向去找跟你一樣是「台灣人」的同學來跟你一組,惰性就跟所有你想培養的新習慣一樣,你拒絕早起晨跑,因為你懶得改變你睡到醒的習慣,情感阻力比較難舉例,但請想像你要買晚餐給另一半,你看到一家新的Taco店且你很有興趣,但因為你不知道你另一半能否接受,最後還是決定買巷口那家傳統麵店的食物,這種「害怕買錯」的情緒就是情感阻力,最後就是反彈,原本你google meets用得好好的,但公司...

[心得分享] 擺脫市場的自由 - 自由市場其實沒那麼自由

圖片
  擺脫市場的自由 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作者 : Mike Konczal 推薦指數 :⭐⭐ ⭐⭐⭐ 前言 經濟是一場跟自由有關的戰爭,而所謂的自由到底指的是什麼?為何使得西方國家如此強盛的資本主義到了現在卻受到許多年輕人反彈?網路上隨便搜尋「年輕人反資本主義」的文章就一堆( 範例 ),由此可見曾經使得許多國家快速發展的資本主義正在面臨非常多的挑戰,而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單純的渴望完全自由的市場,更多的是追求一個所謂「更公平」、「更平衡」的市場。 本書藉由美國歷史來探討一些跟市場自由、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有關的主題,其中包含了土地、勞力、社會保險、教育等等跟人類生存下去息息相關的主題,你能在本書了解美國當時是如何將土地「盡量」以公平的方式賦予人民,也能得知美國勞工是如何藉由各種抗爭來爭取到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8小時工時,但是我們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市場吧? 市場、資本主義、社會主義 市場是什麼?在貨幣誕生之前,甚至是在以物易物的時代之前,古時候的人們過著狩獵的生活來生存,隨著科技的演變,人們開始了農耕生活,而因為農耕,大家可以開始產出擁有「剩餘」價值的作物,而因為這樣的轉變,種稻米的農夫可以跟養豬的人家做作物上的交換,而作物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交換雙方自行認定,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得到廣義的市場定義,也就是「進行交易的場所」。 然而因為有政府的存在,大家對於政府該在市場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有不一樣的認知,但基本上分成兩派,一派是認為人民擁有完全自主的權利來決定自己要怎麼運用自己的「價值」,政府應該完全放手讓人民「自由」的選擇的資本主義,另一派是政府應該在人民能維持基本生活的條件為前提來適時介入的社會主義,這兩種主義沒有對與錯,畢竟資本主義代表的美國或者社會主義代表的中國在經濟上基本上是現在全球第一跟第二大國,而這兩種主義的優缺點請參考下表: 看到這裡你心裡應該會想,那政府在這個市場裡頭能扮演什麼角色呢? 土地、勞力 雖然我大學時期有修過經濟學(汗顏),但可能是我記憶力不佳,我對於這兩個東西的印象實在不深,但土地以及勞力這兩樣東西,一個是本來就存在於那邊的、一個是人本身的價值,其並非真實存在於市場,而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就拿土地來說好了,你現在住的房子權狀土地是幾坪?你為何有權力禁止別人入侵你的住宅?這些都是因為政府規範了一系列的法律,讓你擁有契約來給...

[心得分享] 欺竊成群 - 你以為你很懂的但其實不然

圖片
  欺竊成群 美國第一代詐騙大師,初代華爾街之狼親筆自傳 作者 : George Graham Rice 推薦指數 :⭐⭐ ⭐ ☆ ☆ 前言 一直對這些操弄人們心理、玩弄市場並從中賺取暴利的書籍都滿有興趣的,而我是被這本書的前言所吸引: 永遠不要跟蠢蛋爭辯,無論他們有多容易把手中的錢交出來。把你的精力放在有想法的人身上,然後說服他們,隨後那些沒有想法的人就會趨之若鶩。 這根本就是現在社會上充斥著許多邪教的理由呀,看看最近又再度被炒熱的攝理教,或者是我之前文章有提到的宋七力,這些都是這段話完美的詮釋,只要你有辦法說服一個有想法的人,後面就會有千千萬萬個追隨者盲目追隨你。 而本書主角更是90年代初期在美國礦業產業裡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從賽馬的經驗當中學到,如何靠包裝消息來獲得巨大的利潤,接著他再用這些經驗移轉到礦業股的宣傳與促銷,藉由部分有利的消息,包裝完之後大力宣傳並快速募資籌款然後再脫手來獲取暴利,其中當然不乏許多競爭對手的算計與爭奪,而我必須承認,這本書有滿多地方寫得很雜我看的不是非常理解,尤其是在講述股權、併購的部分,不過他確實是一本充滿起伏與暗鬥的書籍。 股票是什麼? 為什麼主角有辦法賺取那些暴利?主要就是靠股票這把利器,但到底什麼是股票?我們大家一天到晚講投資的股票是怎麼來的呢? 股票 (英語: stock )或是 資本存貨 (英語: capital stock )是一種有價證券, 股份有限公司 將其所有權藉由這種有價證券進行分配 。因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籌措長期資金,因此將股票發給投資者作為公司資本的部分 所有權憑證 ,成為 股東 以此獲得 股利 (股票股利)或/且 股息 (現金股利),並分享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維基百科 ) 舉例來說,「瓜居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想要拓展業務所以需要募集一些資金,因此我就將我公司的所有權拆分成100萬份(100萬股),每股1元,讓大眾進行認購,認購完之後,我公司的所有權就不再是我一個人所有,而是所有擁有我公司股份的人都有權利參與並承擔風險,而這些所有權可以接續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也就是大家在看的「股價」,當我的股價掉到0.5元,我公司市價也就從原本的100萬元腰斬成50萬元,以上就是股票運作最基本的道理。 股票為什麼會漲跌? 那主角又是怎麼從股票的漲跌來賺錢的?股票的...

[心得分享] 這不是電視:電視產業的興起與衰落

圖片
  這不是電視 HBO令人驚豔的興起、改革與未來 作者 : Felix Gillette & John Koblin 推薦指數 :⭐⭐ ⭐ ⭐ ☆ 前言 許多人一走進HBO的會議,劈頭就問說HBO希望能做出什麼樣的節目 - 這完全是一個錯誤的問題,HBO在找知道自己要創造什麼且了解要為觀眾帶來什麼觀點的人,而我認為這樣的心態正是他們和Netflix與Disney+不一樣的地方,而這本書探討了HBO是如何興起與衰落,並在一連串的併購當中繼續存活。 HBO是第一家發現利用衛星播放傳奇泰森的拳賽到全美各地是很有機會的公司,他們對於要如何建立起他們的品牌有相當大膽的遠見,從那之後,他們製作了一系列的原創劇集,包含 「慾望城市」、「黑道家族」 等在當初屬於話題非常敏感的影劇,而在經歷過這些高峰以後,HBO被華納併購,華納又被AOL(一家我從沒聽過的科技公司)併購,並且從AOL的併購中重重的跌了一跤。 於是它開始變得保守並錯過了非常多機會,像是成為線上串流的開拓者、併購Netflix、被迪士尼併購而非AT&T(你能夠想像一個同時擁有Marvel & DC的宇宙嗎?),但仍然能在如此的環境當中創作出如「權力遊戲」這樣的曠世巨作,儘管他們的線上串流平台HBO MAX目前仍在掙扎的和Netflix, Disney+競爭,但我相信只要他們肯不斷保持初衷並創造不一樣的影片,HBO MAX會不斷地變得更好更強。 影音出版業 回想台灣當年只有無線四台的日子,接著有了可以提供數百台選擇的有線電視,然後又冒出提供一堆錄影帶租借的百視達,最後百視達的滅亡跟突然串起的DVD與線上串流又脫不了關係,對於這個時代的小朋友,要他們去想像一個沒有這麼多內容與串流服務提供者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這個趨勢是無可避免的。 為什麼這個產業這麼重要?試想為何伊隆馬斯克要買下推特?儘管推特跟HBO或Disney+不太一樣,但他們有一個一樣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會「提供」內容給觀看者,你能藉由這些平台提供反疫苗的的內容給其他人,而這些人即使原本相信疫苗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媒體擁有相當強的影響力去改變人們,所以近期有關政府該如何從中介入也受到許多不同的擁護者爭論並探討。 這裡的重點是,有線電視 -> 電視平台 -> 消費者電視的商業模式,我們能預期他早晚會崩壞並讓線上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