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4的文章

[心得分享] 六頂思考帽

圖片
  六頂思考帽 思考大師狄波諾改變全世界的創新思維工具 作者 :Edward De Bono 推薦指數 : ☆☆ ☆ ☆ 前言 我們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決策,從你每一餐要吃什麼到工作上各種會議都需要做決策。然而做決策的過程常常花費許多時間,有時不只費時,更多的是沒有任何結果。這時候提升做決策的效率就很重要了。本書讓整個決策過程穿戴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當戴上其中一種帽子時就要強迫自己用該種思考方式去提出問題、證據或者任何想法。我覺得想法很有趣,所以就讓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決策過程吧。 當你在開會時... 在我解釋每頂帽子代表的思考方式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想一下為什麼要強迫大家,甚至是你自己去進行同一種的思考模式呢?試想一個情境,你在會議上簡報一項提案,簡報完之後,參與人員開始七嘴八舌討論了起來。A同事說你的提案一定可以提升20%的營業額,且成本大約只多了3%。B同事最喜歡唱反調了,他馬上說這一定會花費很多人力且能不能提升10%都不知道。接著更多人相互站邊,然後爭辯個沒完沒了。於是會議表定1個小時,最後開了兩小時還沒有結果。老闆說,再約個會議吧,下次來討論結果。 我相信一定很多人有遇過類似的情境,討論沒有方向,大家各持己見,縱使都很有道理卻討論不出個什麼。這時候強迫大家用同一種思維去進行思考就很重要了,為什麼呢?先讓我來簡單講解一下這六頂帽子的顏色以及所代表的思維模式。 圖片源自 連結 六頂思考帽 白帽:就像一張純白無暇的紙,代表著中立客觀不加任何評論的數字與事實。舉例:去年我們業績成長了20%。不好的例子:去年因為行銷活動做得很多,所以我們業績成長了20%。 紅帽:就好像西班牙鬥牛一樣,充滿著高亢的情緒。戴著這頂帽子就是要你表達出你情感上的想法,不需解釋其背後邏輯與理由。舉例:我有預感這個點子會贏得很多消費者喜愛。不好的例子:我直覺告訴我這點子會中,因為各種統計結果都顯示它是對的。 黑帽:絕地大反派,戴著它就能盡量表達你認為潛在的障礙與危險在哪。舉例:競爭品牌在不久前推出了類型價格功能差不多的產品結果賣得很差,我們在此時推出的話確定能提升我們的利潤跟市占率嗎?不好的例子:我不覺得這提案有任何問題。 黃帽:閃閃發光的太陽,要的就是你正面思考可能的利益。舉例:這款新品能拓展我們的產品線並觸及更多不一樣的消費者。不好的例子:我就是覺得這產品一無是處。 綠帽:生生...

[心得分享] 明日,明日,又明日

圖片
  明日,明日,又明日 遊戲可以重來,那人生呢? 作者 :Gabrielle Zevin 推薦指數 : ☆☆ ☆☆ ☆ 前言 身爲一位玩過許多遊戲的人來說,這本小說確實令我有許多共鳴之處。遊戲是一個可以讓人沈浸之中掌握一切的東西,對人來說那或許就是所謂的自由吧。無拘無束做著所有想要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遊戲世界中的你只要按下重新開始鍵就能全部重來。Game Over在遊戲世界中代表的是再一次,跟人生不一樣,人生沒有辦法重來。遊戲之所以能這麼受歡迎,大概就是以上兩種特性賦予的吧。跟其他我比較常閱讀的書籍不一樣,小說類的書我打算簡單說一下大綱並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來作為本次的心得。我盡量以不雷的方式來分享以免破壞大家看小說的興致,希望大家喜歡的話一定要去買這本書來看看! 劇情大綱 主角山姆因小時候的一場意外導致他其中一隻腳粉碎性骨折,在搶救之後雖然勉強保住了腿,但那隻腿基本上只剩下慢慢走路的功用。在醫院修養的過程當中,因意外造成的心靈創傷讓山姆沈浸在遊戲世界當中並且隔絕與現實所有的交談,直到他遇到了莎蒂。莎蒂的姐姐也是醫院的長期住院病患,而莎蒂因緣際會之下跟山姆開口聊到了遊戲。兩人越聊越開心也漸漸的變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中間起了個爭執之後便斷絕聯絡了好幾年直到大學的偶然相遇讓他們決定一起做遊戲。 兩人前前後後做了非常多款遊戲,且就跟許多一起創業的夥伴一樣有非常多的衝突。在過去的社會刻板印象之下,山姆身為男性的天然優勢讓莎蒂受了許多委屈。然而山姆腳上的舊傷也一直拖慢整個團隊的進度。兩人互相瞭解之深卻也相互傷害了對方,套一句老話就是,愛得越深、傷的越深。以上就是這本書在盡量不雷的情況下的大綱。 圖片源自 連結 結論 書中很多假想的遊戲包含「一五」、「兩界」等等的構想都讓我好想真實的玩玩看。裡面提到很多遊戲包含「超級瑪利歐」、「薩爾達傳説」、「咚奇剛」等等也都是我小時後的回憶。書中說明主角山姆的個性是,學會活在未來,藉此忍受有時充滿痛苦的現在。我很佩服這樣的個性,因為人類真的是一個喜歡享受當下的生物。有時候我常常會思考那些可以不斷忍受痛苦的人是怎麼做到的?鍾愛的事情與目標要怎樣去探索跟達成? 圖片源自 連結 另外一個角色,安娜,他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求職路很不順。但是他心裡想的卻是,別人不喜歡他就是不喜歡他,他不想去理論不喜歡的原因。我看到這一句話也有些感觸。有時候我們看到了不...

[心得分享]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

圖片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 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的詐騙機制 作者 :Daniel Simons & Christopher Chabris 推薦指數 : ☆☆ ☆☆ 前言 說謊是人類很特別的一個技能,不論謊言是刻意想要獲得對自己有利的,還是單純善意的謊言,有些人天生就很會說謊。同樣的,會說謊就有容易受騙上當的人,而本書就是在講解我們為何容易受騙上當以及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自己遭受「巨大的」損失。我想先說明,本書有一些部分我還沒有機會去做更深入的研究,尤其作者在講得幾個研究被證明無法被複製有讓我非常訝異。但我只能先假設作者沒有欺瞞的必要,並分享幾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 圖片源自 連結 專注與倖存者偏差 在進入這段主題之前,有興趣的人可以先點選下面的連結,並按照影片連結做出相對應的指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QmdoK_ZfY 預言家、靈媒、魔術師個共同點是什麼?他們都很會玩弄人類的專注力。本書作者是「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的心理學家。若你不知道這是什麼實驗,簡單來說就是他們邀請了一群人看一段影片,受邀的人員會被要求要計算影片中的人傳球了幾次,並在最後告訴研究人員次數。特別的是,影片當中會出現一隻莫名其妙且突兀的大猩猩。而受測者幾乎都不知道影片過程當中有出現這隻猩猩,大都專注在數傳球次數上面。這就是專注力的優點與缺點,我們可以靠專注力做很深奧的推理,但也很容易因此忽視了旁邊其它的重要資訊。 讓我們回到預言家、靈媒以及魔術師。「我預測明天股票市場有很大機率會漲,但也有可能小跌或持平」,不知道各位對這句話有什麼想法?這句話基本上跟「一分鐘有60秒」一樣是廢話。但很多「預言家」往往在講完這句話之後的隔天就宣稱自己預言精準,而大家也很容易就此買單。他們往往會整理自己過去作出精準預測的預言,使得信徒更加癡迷。當大家專注在成功的案例時,往往會忽略了失敗的例子,也就造成了我們時常提到的倖存者偏差。就拿大家很喜歡講的成功的企業家大都是大學輟學生,強者如賈伯斯、比爾蓋茲都是大學輟學生,所以我也應該大學輟學去創業。講到這裡,作者建議大家如果聽到很不可思議的例子時,可以用一個可行性表格來評估這些事情到底是否為真。以大學輟學為例,我們將表格分成四格,Y軸上方代表成功創業、下方代表創業失敗; X軸左邊代表大學輟學、右邊代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