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3的文章

[心得分享] Upstream - 與其解決問題,不如想辦法預防問題發生

圖片
  Upstream The Quest to Solve Problems Before They Happen 作者 :   Dan Heath 推薦分數 :⭐⭐ ⭐ ⭐ ☆ 前言 因為英文版的反應好像不是很熱絡,加上或許大家可能比較願意看中文的(還有可能我英文不是很好),因此我要把這本書的心得再用中文重新撰寫一遍,希望能藉由這篇心得讓你重新思考我們應該要用什麼邏輯去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 回歸正題,所以到底什麼是 Upstream( 中譯:上游思維)?我們以 COVID-19 來做比喻好了,當這種全球性的傳染病發生時,我們該採取的第一步應該是什麼?製造可治癒疾病的藥物?研發可預防疾病的疫苗?還是建構一個完整的體系來處理並快速控制這類疾病的傳染?事實是,我們的思維往往讓我們在處理眼前所遇到的問題,但問題卻一再重複出現,我們會因此被困住,但卻仍會感到滿足, Upstream 就是要我們追溯到問題的根源,與其在那邊解決問題,不如直接預防問題發生,因為沒有問題時,根本就不會需要去解決了呀! 預防這麼重要,那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力不從心的思維(Problem Blindness) 「我們無法解決造成業績下滑的影響。」 「受傷不可避免,我們無法預防職業選手受傷。」 本能上認為負面的結果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是阻礙我們 upstream 的主因之一 ,就像知名影劇 - 冰與火之歌 - 裡頭的經典名句「凡人終須一死」,我們永遠被這個思維給困住且逃不出去,要逃出力不從心的思維,我們必須要有視不尋常為尋常的警覺性,「永遠」質疑現在的情況並確認結果是否令你滿意?這就是我們避免力不從心的思維的方式。 缺乏領導權(A Lack of Ownership) 「騎樓是歸地方政府工務局管轄的、但違規建築是歸鄉公所管轄的。」因此,當我們在討論建築在騎樓上的違規建築時,請問誰該負責任去解決?「假若工作沒有被指派給任何一個人,問題是不會獲得解決的。」這就是台灣目前人行道(騎樓)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我們需要擁有一種思維「 除非有人願意站出來,沒有人會願意 」,所以站出來自願當個領導者吧! 隧道效應(Tunneling) 這指的是, 當我們在處理複雜的問題時,我們會選擇去處理最緊急面對到的第一個問題 ,試想上一次你在工作時做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時候,你老闆走過來請你幫一個忙,因為你焦頭爛額導致...

[心得分享] Upstream: Prevention is how we stop Intervention

圖片
  Upstream The Quest to Solve Problems Before They Happen Author :   Dan Heath Recommendation :⭐⭐ ⭐ ⭐ ☆ Preface The reason you are reading this in English is because my sharing will be English when I read English version, and when I read mandarin version, it will be in mandarin. The reason I do this is because I hope to improve my personal English skill and also seek to force others to read some English writings as well. Although my English isn’t as good as lots of people, but I hope my review of this book may help you refresh how you think you should solve a problem. So, back to our business, what is upstream? Take COVID-19 as an example, what should be the first step we take when such a pandemic happens? Is it to develop a medicine for cure? Or is it to research for a vaccine to prevent more infections? Or maybe, a more structured system to handle and control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is our top priority? When things happened, we usually want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we confro...

[心得分享] 墨菲定律 - 選擇之前不猶豫、選擇之後不後悔

圖片
  墨菲定律 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作者:   張文成 推薦分數:⭐⭐ ⭐ ☆ ☆ 前言 這本書算是許多知名心理學概念以及效應的集成,一共分成12個大段落,每個大段落會講述幾個彼此些微相關的心理學效應,會在這個時間點閱讀這本書其實跟我過去在研究所甚至是開始喜歡上閱讀書籍這個習慣有關,我很喜歡看書裡介紹人類各種不一樣的行為是怎麼被研究並且拿來做探討,研究所的論文就是在講認知附載以及利他動機等跟心理學有關的東西,而自己更是在那段期間閱讀了「別當正常的傻瓜」之後,覺得這一類的主題都滿有趣的,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這類書籍,所以我把這本拿來當作複習,順便看看有沒什麼主題是我以前沒看到過的,本書講的都是非常經典的心理學概念,但也因為這樣而沒辦法整本連串的變成一本故事書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但對於喜歡一篇篇小故事的讀者來說,本書可以是帶你入門心理學的好書籍。 由於作者提到的概念有60種以上,我這篇心得會以我自己之前沒讀過的、跟台灣時事有關以及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幾個概念拿出來探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購買這本書來做更詳細的閱讀! 自利偏誤 - Self-Serving Bias 「裁判今天判罰明顯偏袒另一隊,所以我們輸球了」,「我今天怎麼投怎麼進,所以我贏球了!」,請你仔細想想這兩句話有趣的點在哪?輸球是「我們」的責任,贏球是「我」的功勞,這是很常見的自利偏誤的例子, 自利偏誤在講的是人類心理會將成功的因素歸類在自我因素,而失敗的因素則推給外在因素,主要的目的是讓人類能提高自己的自尊,進而在演化上能有比較強的心理素質 ,這其實是很常見的偏誤,但大家卻很容易忽視,我特別把它拿出來講是因為最近某則新聞讓我很有感, 圖片為TVBS臉書團擷取: 連結 台灣的交通素養有多爛已經不用我來贅述了,最簡單的轉彎禮讓行人到底有多難?每次看到那些轉彎不減速、停下來一直逼近,有時候還要加一些鳴笛聲的車子我整個就火很大,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本來在想,好可憐、又有人喪命了,再看影片裡司機的講解,整個就「蛤?所以是行人的錯?」,自利偏誤是一個會讓人討厭的偏誤,希望大家在歸因的同時,想想整件事情的過程到底是怎麼造成的,不要一昧的功往自己身上攬,過往別人身上推。 布里丹效應 - Buridan's Ass 「布里丹養了一隻毛驢,這隻毛驢每天都能完食主人給的一堆草料,有一次因為主人必須出遠門,...

[心得分享]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 羨慕別人的人生,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圖片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 作者:  瓦基(莊勝翔) 推薦分數:⭐⭐ ⭐ ⭐ ⭐ 前言 在開始講這本書裡的任何重點或心得之前,先說一則小故事,只要是最近有在跟我聯絡的朋友都知道我現在是一位「無業遊民」,還在尋找目標跟想辦法繼續當社畜的我有一天把這本書拿起來在我岳父母面前閱讀,當我意識到時才想到,現在這個時機點在他們面前唸這本書是否不太恰當,還好他們當下應該是沒有看到,所以我也就順利的把這本書讀完了? 回到重點,作者瓦基有很大一部分真的是我的role model,他希望藉由「傳遞閱讀的美好」跟我在當替代役時開始培養的習慣很相像,而我開始喜歡上唸書的時間點大概是研究所開始的,那時候因為念paper唸得比較多,一般的書籍唸起來比較親民,所以從小到大不愛讀書的我會開始去唸一些行銷心理學的書籍,但常常唸了就忘了,一直到替代役時期,時間比較多(這樣講對嗎?),我就想說,為什麼不在唸完書時整理一下自己的心得然後發到臉書上當作紀錄,順便可以看看我的交友圈是否也有人跟我一樣有看那一本書,而我在寫的心得其實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很簡潔的整理我覺得這本書值得提到的重點跟結合一下我的想法,偶爾再加一點時事就成為了我的讀書心得,其中有幾本書引起共鳴我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但大多都默默地過去了),時間快轉到現在,這本書用引導式的方式教我們如何打造自己的夢幻工作,我也希望自己能從這篇心得開始作出一些改變,雖然不是人人能像瓦基從台積電工程師轉職成為專業說書家,但就跟他說的一樣,每個人要做的不是單純的模仿別人,而是要找出自己的優勢打造自己的藍海,所以我一樣會講幾點我覺得影響我比較深的部分,但試著把它寫得更完善全面一點。 從自己出發 這本書的第一個段落講的是「從自己出發」,也是我最喜歡且花最多時間品嚐的一個段落,2022年度牛津代表字「哥布林模式」、躺平族、安靜離職等等詞彙對我而言都超級有感覺,我覺得我在工作上找不到目標,對很多事情感受不到熱情,覺得人生就是這樣,得過且過就好了,但作者藉由一些他學到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我照著他提供的範例做了幾個步驟來分享給大家: 第一步:重新回溫兒時的興趣-問自己三個問題,並把三個問題的共同點總結起來 1. 二十歲之前,你最熱愛什麼事情?     - 打籃球,盡...

[生活雜事] 不負責任的義大利肉醬麵食譜-做就對了

圖片
  先上完成圖 會做這盤麵的理由其實是在2021年的時候(我沒打錯,真的是2021),我答應我老婆我會做義大利肉醬麵給她吃,事隔一年多,我決定在2023第一個工作天完成當初的承諾,於是我就在網路上看了滿多不同食譜,最終把幾個食譜中我覺得可行的綜合起來完成了以上這盤看起來勉強可以的義大利肉醬麵。 準備食材: 豬絞肉一份 洋蔥一顆 蒜頭6顆 意大利麵條 起司條 配料: 橄欖油 鹽巴 HUNT蕃茄罐頭 以上備妥之後就開始準備囉,首先是備菜的部分,要把洋蔥跟蒜頭切末,這是我覺得整個步驟當中最難的一部分,第一是我們家廚房很小,第二是我先天手抖很嚴重,所以切菜拿菜會非常不穩,最後是因為不久前我朋友不小心切到手,我心有餘悸,所以我花了可能30-40分鐘做這件事...(一般來說,新手大概10分鐘內可以完成),洋蔥的切法我是參考下面網址的切法,而蒜苗我是因為買蒜頭,所以有先把蒜頭泡在水裡,之後比較好去皮。 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57077 洋蔥切末 蒜苗切末 下一個步驟要準備開始煮東西囉!首先在煎盤加一些橄欖油,把煎盤預熱放入洋蔥跟蒜頭並把它炒到軟,我過程中都用小火以免它焦掉,再來把它放到旁邊並且把豬絞肉鋪到煎盤的另一邊開到中火,等其中一面煎熟了再翻面,兩面都煎熟之後轉小火就可以加我們的蕃茄罐頭囉!倒罐頭的同時加入些許鹽巴來作調味(網路上有些食譜建議加入紅酒來提升香味,但因為我們不能攝取酒精就作罷),並且加入適量的水來讓豬絞肉跟洋蔥充分地去吸收蕃茄的味道,整個吸乾的過程大概要10分鐘左右,所以可以在這個時間同時煮義大利麵(需約12-15分鐘),等完成就可以裝盤並且撒上起司條囉! 豬絞肉跟洋蔥蒜頭 收乾的肉醬 完成囉! 整個過程大概花了我一個半小時,主要是因為我以前沒進過廚房加上手抖很難切菜備菜,對於其他新手,我相信要完成這道菜應該40分鐘左右可以達成!而我為什麼想分享這件事呢?(可能因為再也看不到我做飯了)其實因為最近滿有感的,有些事情一直想但不去做,永遠不會結果,像我想分享我的心得,或者任何所見所聞,透過這個平台能讓我系統化的去呈現,而做義大利肉醬麵也一樣,好奇心讓我想去嘗試,但要真的下去做了才能有所體會,這個食譜其實就是好奇心與做就對了的產物, 真正重要的是大家在2023是否也有很多想很久的事情?別拖了,做就對了! 其他...